【試讀】東野圭吾的《天鵝與蝙蝠》我的父親是這樣的人嗎?

東野圭吾的《罪與罰》
出道35週年紀念,總結所有作品的顛峰之作
\\如果一生只讀一本東野圭吾,那麼就是這一本!//
你是否已經做好...必須放棄這份幸福日常的心理準備?
 
★日本狂銷突破25萬冊!
★橫掃東販、日販、Oricon、紀伊國屋、蔦屋書店、丸善淳久堂、有隣堂、BOOK1st各大暢銷排行榜第1名!
★上市前即緊急加印,上市後一週馬上再版,2個月即創下5刷佳績!
★臺灣即將由皇冠文化出版於2022/2月震撼上市。
 
【故事介紹】
我們是黑與白的兩端,
如光影,如晝夜,如天鵝與蝙蝠。
本不該相見,不得相容,
但命運,卻讓我們彼此交織糾纏……
 
一夕之間,他們的人生全部走調。白石美令的父親成了一具冰冷的遺體,倉木和真的父親則淪為一名冷血的殺人犯。
白石健介被人發現腹部中刀,陳屍在轎車後座。雖說身為律師,招人怨恨在所難免,但美令比誰都清楚,父親的執業態度誠懇,一向深受尊敬。最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兇手口中的父親滿嘴正義、不通人情,最終導致他丟失了自己的性命──這根本不是美令所熟悉的爸爸!兇手難道沒有說謊嗎?
而這名「兇手」倉木達郎,正是和真的父親。他完全無法想像,那個木訥堅毅的男人,竟會自己坦承犯下這起惡行。更讓他不可置信的是,這並非父親第一次殺人,他為了掩蓋另一樁早已超過追訴時效的陳年命案,才不惜殺人滅口──這完全不是和真印象中的父親!父親的自白,真的就是真相嗎?
一切看似罪證確鑿,只有美令與和真始終無法消弭心中的疑問:「我的父親是這樣的人嗎?」一個是被害者的遺族,一個是加害者的家屬,宛如天鵝與蝙蝠般沒有交集的兩人,卻不約而同地一起走上那條追尋真相的鋼索。但他們不知道,等待在盡頭的,早已不只是真相,而是更加殘酷的「真實」……

【心得】

一個人人稱讚的好律師被殺害了,很快的兇手便被英明的警察找出來了。

兇手供稱自己曾在三十幾年前犯了殺人案,但警方錯抓了另一人,被冤枉的人受不住偵訊在拘留室自殺了。

他因良心不安想彌補受冤枉人家眷,還想偷偷把遺產留給她們。

律師諮詢相關捐贈事宜時,律師認為他應該向被害者道歉`,他不願意,因而殺人滅口再度犯罪。

這是兇手的說法。

 

「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廢除了殺人罪的追訴權時效,但只針對在當時的時間點,時效尚未屆滿的案件。

在一九九五年之前殺人,追訴權時效已經屆滿的殺人凶手,可以大搖大擺地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極端地說,如果在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八日殺人,一旦將凶手逮捕歸案,就會受到法律制裁,但如果是前一天的二十七日殺人,殺人凶手就永遠無法受到法律制裁。

可以允許這種荒唐的情況存在嗎?」

 

日本以前殺人罪有十五年追溯期,要是躲過了就一筆勾消;日本社會上也有傳言--如果只殺一個人,並不會被判死刑,殺了兩個人以上就會被判處死刑。我查一下台灣殺人致死罪追訴也曾有期限,如今也同樣已將追訴時效取消了。至於殺害幾人會判死刑呢?台灣法官仍不斷地刷新紀錄中,但絕對高過日本的容忍度。

以這樣的法律套在本書案件來看----一個犯行早已屆滿法律追訴期又一心贖罪的人,會輕易再犯殺人罪嗎?律師的女兒不相信自己父親如此不通人情,硬把自以為的正義強加於人;兇手兒子也不相信自己正直父親會做這種事。是不夠了解自己的父親還是另有真相呢?本應敵對的雙方不約而同展開追查......

東野圭吾的大名總是和推理小說連載一起,但其實這幾年他的風格漸漸轉變,推理與鋪陳懸疑性已不再是重點了,案件常常只是引子,藉此帶出許多社會現象和省思。

本書《天鵝與蝙蝠》命案在故事開展不久就因兇手自白而宣告「偵破」,就算另有玄機,以我多年研讀推理小說練出的火眼金睛自覺差不多看透一半真相了。作者並沒有用力製造謎團,被害者家屬與加害者家屬面對社會輿論壓力與法律正義論點才是故事重點。

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議題相似,《天鵝與蝙蝠》重心放在無辜的家屬身上。無論是加害人、被害律師或被冤枉而自盡那人的家屬,他們身分立場不同,但都是無辜的。本案的加害者家屬只是當事者妻兒,所以對加害者也沒有教養責任,沒有養子不教的責任問題。犯人家屬得忍受鄰居眼光,工作因影響公司形象而保不住;連被害人家屬都得承受兇手一面之詞的人格指控。

本書保持東野圭吾作品一貫高水準與可看性,唯獨一點我覺得寫的有點假--書中幾乎每個角色都超理性平和有禮,連面對殺父仇人家屬或故意套話歪曲事實的報導都風度翩翩,連內心暗咒的OS都沒有......這些完美的日本人是真的存在嗎?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
1958年生於日本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畢業。曾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擔任工程師,1985年以處女作《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隨即辭職,專心寫作。1999年以《秘密》一書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2006年則以《嫌疑犯X的獻身》榮獲第134屆「直木賞」和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賞,更憑此作入圍2012年由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主辦的「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不僅成為史上第一位囊括日本文壇三大獎項的推理作家,更是第二位入圍「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的日本作家。2012年,他又以《解憂雜貨店》榮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賞」,該書並連續7年蟬連台灣各大書店排行榜,創下空前銷售佳績。
他早期的作品以校園青春推理為主,擅寫縝密精巧的謎團,獲得「寫實派本格」的美名。後期則逐漸突破典型本格,而能深入探討人心與社會議題,兼具娛樂、思考與文學價值。其驚人的創作質量與多元化的風格,使得東野圭吾成為日本推理小說界的超人氣天王。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偵探伽利略》系列以及為大疫年代而寫的《迷宮裡的魔術師》外,另著有《徬徨之刃》、《美麗的凶器》、《異變13秒》、《黎明破曉的街道》、《偵探俱樂部》、《天空之蜂》、《假面山莊殺人事件》、《在大雪封閉的山莊裡》、《學生街殺人》、《十字屋的小丑》、《同級生》、《操縱彩虹的少年》、《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人魚沉睡的家》、《白金數據》、《戀愛纜車》、《雪煙追逐》、《危險維納斯》等書,其中多部作品並已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或漫畫。

arrow
arrow

    ㄚ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