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是最強溝通技巧!
現今一流顧問、優秀管理階層甚至體育教練,都在學習提問技巧。
因為他們深知,與其說出打動人心的「話語」,
不如提出觸動人心的「問題」,更能改變對方行動,解決問題!
提問時機、話題選擇、尋求建議的方式……
光是掌握這些,對話方向就截然不同!
只要改變「提問方式」,就能讓別人與自己自然而然行動起來!
比起質疑「你為什麼沒做好?」,「你怎麼了?」這句話更能促進坦誠交流,明確改善方向並激發工作動力。
提問的重要性早被彼得‧杜拉克與愛因斯坦強調,因為正確的問題比正確的答案更為關鍵。好的提問能讓潛力浮現,明確問題並促使行動,是溝通中最強大的工具。透過本書,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一流提問力,從而改變自己與他人的未來。
●掌握提問力,能帶來以下好處:
‧拉近與對方的距離,贏得信任。
‧自信地提出想問的問題,增進自己的理解與學習。
‧激發對方的積極性。
‧提升思考深度,提高會議、簡報等工作成果。
‧提出讓人印象深刻的問題,贏得他人尊重。
【心得】
本次有幸閱讀這本實用的書之後研究一下才發現--原來本書作者已經出版過很多關於溝通技巧的書了。與本書《一流、二流、三流的提問術》屬同一系列的還有「表達術」和「說話術」。從書名覺得內容應該相似,想必一定是相當熱銷,才有後續接連的加強版。
本書主題是「提問」,學生可能會覺得回答問題比較難,「提問」多簡單啊。其實不然,否則也不會有流傳網路的記者白癡提問合輯了--載豬車翻車時問豬:「為什麼要跳車?」,或者總是問被害家屬:「現在心情如何?」等等。不適當的提問除了成為笑話,也極可能得到句點式的回答或過於冗長的答案,這些都有技巧可以改善。
而本書的所談的「提問」也不只是純發問,還延伸到一般對話上。好的提問能引出對方未竟之言,能進一步溝通、了解真正需求。與陌生人第一次見面,問好和交換名片後如何繼續開展話題,都能透過好的「提問」來達成。提問就是最強的溝通技巧,書中依日常生活會遇到的狀況,逐一示範何謂一流的提問,充分的解析和建議。
不只是常常需要與陌生人接觸的業務人員要開啟話題,一般職員開會簡報要吸引聽眾,就算是主管也可藉著切題的提問來提高員工的積極度。
本書文筆很口語流暢好讀,舉例也很恰當、簡要易懂,輕鬆閱讀同時會覺得書中理論與問話方式很合情合理,自己也能輕易做到。讀起來沒有外國書籍格格不入的感覺,除了是翻譯者的功勞以外,我想和作者是日本人也有很大的關係。
日本在應對社交的文化上與華人推崇的儒家文化相似,都講究溫良恭儉讓,對話時要照顧到對方的心情,不要一上來只顧著展現自己,這些相似的禮儀準則讓作者的建議很容易入耳。和藝人林志玲總是被稱讚EQ很高一樣,種種複雜應對精簡就是貼心吧,部嫆記太多方法,只需換位思考就好,同樣意思只需轉換幾個用詞,對方感受就不同。降低交談壓力和對抗情緒,有利交誼。
作者簡介
桐生稔
Motivation & Communication股份公司董事長。
日本能力開發推進協會心理諮商師。
日本能力開發推進協會上級心理諮商師。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聲音診斷協會聲音心理師。
一九七八年出生於新潟縣十日町市。二○○二年進入全日本有一千兩百間分公司的大型人力派遣公司。因為極度怕生,進公司三個月就被貶職。之後發憤圖強,實現業績第一之目標。離職後進入音樂補習班,一路升職為事業部長,管理旗下三百五十名講師。
二○一七年以提昇社會人士溝通能力為目標,成立「Motivation & Communication股份公司」。目前於日本全國三十五都道府縣舉辦溝通講座,展開研習事業。訓練過大量學員後,從中發現打動人心的溝通模式,發表於《日經新聞》(報紙)、《PRESIDENT》(雜誌)、「東洋經濟ONLINE」(網路)及Yahoo!新聞等大眾媒體。
講座與研習會上的「震撼心靈課程」,可在六十分鐘內引發二十次以上笑聲,不但炒熱現場氣氛,最後更帶來震懾人心的感動。
著有《一流、二流、三流的說話術》、《一流、二流、三流的表達術》、《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皆商周出版)。
相關著作:《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一流、二流、三流的表達術:不論對象是誰,都能讓人了解並產生共鳴的45個訣竅》《一流、二流、三流的說話術:破冰、交流、拓展人際,跟誰都聊得開的45個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