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3906812_10158013581543317_3119542136092664544_n.jpg

第五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入圍之作。

以1945年的「三叉山山難」(台灣少見的空難+山難)為基底,柔情繾綣又波瀾狀闊、氣勢滂礴的動人小說。

這世上沒有英雄,只有找回尊嚴的人。

一個懷抱難以言說祕密戀情的少年,一段充滿犧牲與勇氣的艱困救援歷程。




他不讓他「化為灰燼」,他要讓他「永遠被傳述」。
當他的人生打上冰冷的死結,傳述成為他唯一的出口。

海奴南知道,他這邊的世界毀了。
他只要那邊的世界,哈魯牧特一生平安……

「謝謝你來當我的哥哥,是真正的哥哥,努力照顧我,給我快樂幸福。」但是哈魯牧特要的不只是當弟弟,「哥哥,我會抱緊住你,帶你去當天使。」
「……嗯」
他緊緊抱他,越抱越緊,那個老是開玩笑叫他砂糖天婦羅的哥哥、那個只接得到他棒球的捕手、那個睡在同張塌塌米上猛打呼的豬隊友、那個永遠是小百步蛇溪形影不離的玩伴、那個當他真弟弟而在家屋跑的小狗人、那個在都市被罵番人而挺身擋刀的室友、那個右臂提供他作畫的傻子,記憶跟得緊,蹭著心坎,哈魯牧特知道再抱下去就沒了,於是他深呼口氣,緊緊再抱下去,他不曾這樣親密擁抱,直到失去海奴南與對方的呼吸。
──節錄自第三章〈轟炸機、月鏡湖、鹿王,以及豹眸中的哈魯牧特〉

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但死亡仍凌厲窺探。
當時,美軍飛機墜落在中央山脈,布農族人哈魯牧特身為搜救隊一員,卻隱瞞現場還有人存活的消息。
高山環境惡劣,存活者奄奄一息,這是多麼巨大的罪愆?
但原來哈魯牧特心裡早被炸裂出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裡是一個「無法成為灰燼」的灼熱祕密……
而最終搜救隊能完成這最艱鉅的任務嗎?


以史實「三叉山事件」(台灣少見的空難+山難)為經緯,但內裡述說的卻是一個灼人卻悲傷的同性單戀,以及在重重關於人性的掙扎與考驗中,我們如何站在人性的不甘與想報復之間、善與惡之間、罪行與悔恨之間、原諒與贖罪之間,心志搖晃、不安,又無比脆弱;我們又該如何衡量心中的那把尺?以及如何喚回身為一個人,所該有的愛、勇氣與承擔?

擅長使用活靈語言與獨特文字的甘耀明,在此部小說中,從「三叉山事件」真實事件切入,以此探討道德、同性情誼、戰爭、罪刑(惡)、親情、原住民文化,以及如藤蔓漫生的人性髒汙、愚昧與糾葛,但他也淋漓盡致展現了人類願意為了援救他人,所願意付出的犧牲,以及大無畏的勇氣,那是不朽,更是光芒。


 【心得】

《成為真正的人》(minbunun) 是布農族語,意思是成年禮或生命蛻變的歷程,也暗示了本書是關於布農族原住民的故事。

其實看到《成為真正的人》這樣普通的書名時,本來對本書期待值並不高的,沒想到故事意外的精彩。

 

本書是以史實「三叉山事件」(台灣少見的空難+山難)為背景的故事,此時正當日本二戰剛宣布戰敗投降,一架由菲律賓起飛,滿載戰俘回航美國的兩架飛機遇上颱風環流,造成五十人失蹤。

一架飛機墜落海面,另一架則墜毀在台灣三叉山區,由日本軍警組成搜救隊在山中搜尋……如果讀者拜估狗大神就會知道這趟搜救行動有多慘烈!(不過建議對本書有興趣的讀者暫時不要先查尋資料,小心被爆雷)。

也奇怪,這麼戲劇性的故事為什麼以前從沒被當成影視題材呢?這事件完全不輸好萊塢著名空難電影《我要活著回去》的驚險啊!

 

主角是一名布農族少年,本書很大篇幅都在描述原住民的生活和文化,書中前兩章都是這少年的成長經歷----從與親友相處中顯露原住民的樸實性格和文化傳承,許多有趣的典故和行為都寫得有趣又新奇。

本書分成三大章,看完前兩章時我都還以為這是本輕鬆趣味寫原住民生活的故事呢,沒想到第三章進入了真正的重點「三叉山事件」的救援行動時忽然認真起來。

不知道主角是不是真的就是那位參與救援、名留歷史的人員,作者把這原住民少年和史實融合得很好,看著主角懷抱著怨恨心情遇上無辜空難待援者, To do or not to do, it's a question .

人性、道德和戰爭的心情糾葛,讓本來就很驚險的空難救援基礎故事更豐富精采。

 

本書入圍了第五屆台灣歷史小說獎,是難得的台灣優秀作品。剛剛查一下,本文預計PO文日期(4/17)正是文學獎頒獎典禮,希望本書能有好成績。 

 


【作者介紹】

甘耀明
曾獲國內多項的重要文學獎,目前專事寫作。
小說出版有《神秘列車》、《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喪禮上的故事》、《邦查女孩》、《冬將軍來的夏天》。與李崇建合著《對話的力量》、《閱讀深動力》、《薩提爾的守護之心》等教育書。已有著作譯成簡體中文、日文,部分作品譯成德文、英文、法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