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樹上的時光  

難道就不能單純地因為我極度渴望某種東西,
所以甘願為之冒生命危險嗎?


全球熱銷,引發亞馬遜網路書店好評狂潮!
一則推翻困境、超越自我的動人故事,
一部尋找生命意義的成長小說。


★ 未出版上市即在美國文學作品發表平台Kindle Scout引發熱烈迴響。
★ 榮獲華盛頓州文學獎、太平洋西北書商獎提名。
★ 媲美暢銷小說《深夜小狗神祕習題》、自然文學經典之作《寂靜的春天》!

我決定不要像水珠一樣靜靜消逝。我想要人們看見我在鷹樹上看見的東西;我想要他們看見這漫長的生命循環,看見這棵樹曾經多麼努力地生長,看見它活過了這許多個世紀,看見它最終擁抱了森林的土地;我想要他們看見這所有的光榮與痛苦;我想要他們看見這所有的一切……

「第一次見到鷹樹那天,我十三歲零四個月又三天。」彼得‧馬奇‧王,一個14歲的自閉症少年,對樹木的熱愛,遠超過任何事物。
馬奇知道有關樹的一切,儘管這份情感不被他人所理解;他能叫出每棵樹的學名,指出樹木對陽光的反射率足以成為它們不被濫砍的關鍵,以及所有人類應該知道,卻一再忽略的事情。
當馬奇發現高聳巨大的鷹樹就要被開發商砍伐,他以小蝦米之姿力挽狂瀾,參與一次顛覆結局的公聽會──是的,為救一棵樹,他拯救了一片森林──是這個少年對所愛事物的執著改變了一切,而他對環境的單純愛護與深切擔憂,更征服了凡事以利益、金錢為優先考量的大人與社會。


【心得】 

這是一個14歲自閉症少年愛上一棵樹而拯救一片森林,也因此克服自身障礙的故事。

 

主角是一名自閉症少年,關於這種病症特徵想必大家都從各媒體得到一定程度的「認識」,比方說患者沉浸在自己世界,只對有興趣的事物開啟心靈,在特定項目上很專精......等等事例,像是「雨人」。

同此理論,本書主角因為喜愛樹,研讀許多相關知識,專精不遜一般專家學者。而展現於外的則是他很愛爬樹,不只一次摔下樹,或「呆」在樹上幾小時,被警消救下來的怪異行徑。

 

他與母親搬到新家後,很快注意到森林裡一株高聳鷹樹。每次想接近這株大樹,總被各種因素阻擋。他遇挫越勇、多次嘗試接近,白天、夜裡、攜伴或孤身。

不久得知鷹樹所在地為私人產業,即將整地開發,樹木也要砍光......他想讓大家知道樹的好處,不該砍樹的原因(其實這些理論理由大家也知道啊~),克服了自身障礙,到市政廳為鷹樹發聲。

 

本書最讓我注意且感動的,不是身為自閉症患者主角者有多努力,或環保大自然於人類的重要性,而是主角的母親。

這女人(不明原因)與丈夫分居(或離婚),獨力撫養自閉症主角,其中艱辛不言可喻。主角種種「前科」(常受傷、自殘、不受控等等)本來就不利她爭取撫養權,但她還是讓兒子在聽證會判決前一周到市政廳為樹發聲。若是活動失敗想必主角會大為崩潰,更影響聽證會表現,讓她能力受質疑。

但身為母親,永遠把兒子的需求擺在第一順位。她說:

『作為他的媽媽,我今天必須做出對馬奇來說最好的決定,而不是一味地考慮自己的需求,擔心自己作為家長的能力是否會被質疑。』

『既然他明確提出想要做一件事,那我就必須給他這個機會。否則,我一定會看不起自己的。』

 

很多事知易行難,照顧一個自閉症兒子需要極大的愛心、包容與理解,一點氣餒的話可能都被放大解釋,單親母親責任尤其艱難。本書以這名自閉症少年為第一人稱寫作,由他的角度看世界,一切顯得特別誠摯單純(連帶環保人士對抗開發商也顯得好簡單~),也讓讀者設身處地感受自閉症者直線思考與行為。在這個「我」眼裡,很多事都不如樹來得重要,他人的煩惱也被淡化,讓故事不致太煽情。

儘管如此,從這單純的視角下,我們仍能可見這位母親的偉大,讓人感動。

 



【作者介紹】

韓奈德(Ned Hayes)
美國作家,生於台灣,曾在台灣學習,熟悉和喜愛中國文化。目前與家人生活在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亞市。本書是他根據和泛自閉症兒童的交往經驗,以及家人、朋友的真實生活創作的,出版後立即成為美國暢銷書,被譽為能「與《寂靜的春天》《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相媲美的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