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誰帶走她

她強烈的「愛」, 
是這場縝密計畫最大的漏洞…… 

父母版的《控制》!直指我們內心最大的恐懼,讓你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難以呼吸! 

英、美Amazon書店讀者一致盛讚! 

來吧!好好地睡一覺。 
記住,妳只能屬於我一個人! 
當妳再次醒來,我們就能永遠不分開…… 

寧靜的夏日早晨,一則失蹤兒童的協尋警報,如響鐘般震撼了威克菲爾德路上的高級住宅區!賴希特家的三歲小女兒蘇菲亞從臥房中平空消失,更離奇的是,這已經是她三個月來第二次失蹤了。上次她被找到時,手臂上帶著可疑的針孔痕跡,這次她更徹底消失得彷彿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 
警方全力盤查可疑人物並搜索鄰近地區,但除了賴希特家廚房與陽台上的些微血跡,什麼也沒發現。蘇菲亞的父母大衛與吉兒被要求進行測謊,結果卻顯示他們都有所隱瞞。而與此同時,不脛而走的竊竊私語也開始在這座社區裡蔓延開來── 
聽說……大衛曾和一名金髮女子發生激烈爭執,這肯定是一場報復計畫! 
聽說……兩人的婚姻早就名存實亡,蘇菲亞是大衛在這場婚姻中的絆腳石! 
聽說……他們曾經有個小男孩夭折了,很有可能是吉兒殺了蘇菲亞! 
聽說……聽說……聽說…… 

究竟是誰帶走了蘇菲亞?   
看起來,所有的人都是清白的,但是誰也脫不了嫌疑……


 【心得】

三歲小女孩失蹤,光想就很可怕,還好這故事中孩子沒有怎麼受虐,作者虐的是父母。孩子失蹤,父母卻被認為嫌疑重大,如果是冤枉的,那真是加倍的折磨。 

這類題材我印象最深刻就是梅莉史翠普主演、真人實事改編的《暗夜哭聲》。澳洲婦女聲稱露營時女兒被野狗鑽入帳篷叼走,但這說法不被採信,認為她謀害親女兒,30年後官方才正式判定無罪。(但真相是什麼只有天知道~

 

本書《是誰帶走她?》倒不像《暗夜哭聲》這樣真相難以判定。

故事自事發前開始寫起,還分別由綁匪和受害方雙線進行劇情,所以讀者能清楚的知道犯人如何蓄意接近、如何動手,還在各章節開頭還以日期標明距離事件發生的一月前、一周前、三天前….

這樣倒數計時式寫法讓我讀得很緊張,眼看事件即將發生了,這家人還這麼不知不覺,真是替他們著急。

 

以往看歐美劇就覺得,他們一般民宅都是木造加簡單的鎖,好像用力一踹就可以開了。台灣的鐵窗文化醜歸醜,還是多少有點功用的。

話說這家人不只房子容易侵入,還很放心任由清潔公司在主人不在時進入打掃,誰知道家門鑰匙多少人經手?對人心的信任可說是天真無邪的很、不設防的程度可直追禮運大同篇的理想世界了。我想主角們能過這麼久平靜日子,該感謝那裏的人都很善良懶得做壞事。

 

小孩失蹤後,這對夫妻在媒體公開哀求綁匪讓孩子回來……這類似情境描述曾從《控制》看過更具戲劇性的操作。我猜失蹤者家屬之於媒體,例如該怎麼表現情緒,哭泣或充滿感情的呼喊受害者名字等等,在歐美真的就是這麼一套制式操作模式吧? 

除了《控制》,某些情節還讓我聯想到哈里遜福特的《絕命追殺令》,這一段轉折開始看到小孩父母的積極作為,總算不再一昧挨打了。

其實我向來怕看幼童失蹤題材,總是有沉重壓力和抑鬱感,不過這本倒還好,不至於看得難受,大概是作者也讓讀者看到綁匪對待小孩還不差的關係。

 

故事主軸是母愛,無論手段,動機是令人感動的。為母則強,為了孩子,女性就能變成勇者。 

本書情節多,節奏卻相當明快,加上算是喜劇的收尾,是很好讀的驚悚小說。 



【作者介紹】
蕾貝卡‧德雷克Rebecca Drake
畢業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曾擔任記者,並在希頓山大學執教小說寫作藝術碩士班。
蕾貝卡曾在有「《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搖籃」之稱的肯辛頓出版社出版過三部暢銷小說,《是誰帶走她?》則是她最受好評的心理懸疑小說代表作。
高潮迭起的劇情,直指人心恐懼的文字功力,使她的作品備受美國獨立偵探小說書商協會和文學工會的讚譽,由「愛倫坡獎」得主所主編的短篇小說選集《黑色匹茲堡》,也特別收錄她的作品。
目前她和先生與兩個小孩一起住在賓州的匹茲堡,正在著手創作下一部驚悚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ㄚ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