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相遇的那些貓咪,那些男友們,那些風花雪月、辛苦寂寞的日子。
「今後我仍會以各種羞恥,去填補那樣被我遺忘的空白歲月」。
曾經癌末追逐韓星的佐野洋子,
痛訴不喜歡母親的佐野洋子,
大方陳述我可不這麼想的佐野洋子,
以十四篇隨筆,回憶過往生活裡的貓咪們、那些相遇的人們、那些風花雪月,以及辛苦的孩提時代和留學生活⋯⋯。
不同於熟悉的犀利,佐野洋子薄脆如紙的心思,對自我情感的省視,溫暖的、黑心的、虧欠的,毫不回避,凜凜然。
不一樣的佐野洋子,獨一無二的行文風格,被日本讀者視為佐野洋子的創作原點,魅力十足。
【心得】
這本書沒有什麼明確主題,是作者自言自語、拉拉雜雜、想到哪寫到哪的閒談。有點像前不久才看過的《一直下雨的星期天》,不過那本是杜撰出一個主角,而這本是作者生活見聞和回憶。
本書每一篇都極短,可能一頁兩頁就講完,下一小段又是另一個不相關的內容。從作者介紹就可看出她是很具童趣和想像力的創作者,就像假日午後和媽媽在客廳橫據沙發兩頭,看重播的家庭連續劇,廣告時沒耐心轉到購物頻道就忘了轉回去。和媽媽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話,話題從電視劇小三聊到鄰居家啃老的兒子,喝口茶忽然講起昨天逛街,百貨公司六樓樓梯口銷售的神奇果汁機多好用......
本書內容題材就是這麼跳耀不拘小節,時空背景從幼年時和鄰童吵架,會忽然跳到旅居國外70歲的房東婆婆,一會兒可能又跳到剛轉學的學校生活。
也許因為作者是日本人心思較細膩,考慮和在乎的點和我很不同,比方:
『在百貨公司的食品賣場,看到朋友的太太買了兩條刺鯧魚,我覺得自己看到不該看的情景。
在餐廳,將義大利麵送進口中的瞬間,和穿著純白洋裝走進餐廳的朋友四目相交,我覺得丟臉的要命。』
像這般不易理解的句子,很怪異的接成前後文。是刺鯧魚很低賤嗎?我不太懂,作者也沒解釋,常覺得這種尷尬小心情,是專屬於非常介意他人眼光的日本人。
當然也有多很很容易引發共鳴的念頭,像是對新年的感覺。
我小時候家裡環境不好,只有新年才有機會穿漂亮新衣,吃好吃的菜,非常期盼新年,也就像作者一樣,覺得----新年有一種全新的空氣,『太陽的光芒、呼吸的空氣,都成了新年專用的。』
而某一年,『醒來後覺得怪怪的,明明是新年,卻有一種延續昨天的普通感覺』。
童年好像在那一天結束了。
也有好玩的----
被揍時覺得媽媽是後母;媽媽被誤會『那麼年輕,居然嫁到有那麼大孩子的家當續弦,真可憐啊。』,媽媽竟然很開心。
或『想有一番作為的人,時間總是不夠;什麼都不想做的人,時間一定像過大的洋裝。』這類有哲理的話。
因為書名是《貓咪,請原諒我》,所以閱讀時我掛念著貓咪在哪裡?原來是關於與貓咪的回憶。
我也曾聽過,貓從高處墜落時,會瞬間觀宇宙星斗,百忙之中平衡四肢平安落地……作者小時候和哥哥看了這類報導,就抓貓作實驗。把貓丟屋頂,貓咪果然穩穩四肢著地。結果拋個幾次後,摔落的貓咪忽然不動了……
把貓抓來實驗的事,當時年幼無知的我也曾想過,還好惡人氣息重,向來從來沒有貓斗膽靠近我,所以沒機會幹這種壞事,萬幸!
【作者介紹】
佐野洋子(1938~2010)
出生於北京,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設計系畢業,曾留學德國柏林造形大學學習石版畫。
主要的繪本作品有《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老伯伯的雨傘》、《我的帽子》、《熊爸爸》(榮獲日本繪本獎,小學館兒童出版文化獎),童話作品有《當我是妹妹的時候》等。此外散文集有《普通才偉大》、《沒有神也沒有佛》(小林秀雄獎)、《不記得》、《靜子》、《無用的日子》、《我可不這麼想》,小說有《打開那個院子的門的時候》、《酷酷氏的結婚,奇奇夫人的幸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