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是有這樣不輸正式本的試讀書就很滿意了,這次居然上了號碼鎖~~真是太有趣了。我很喜歡這號碼鎖,可以留著當「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行李鎖。
找了一下,發現【巫師會議】邀請函末了有最後提示密碼:「納森必須在幾歲生日之前獲得三件聖禮?」
我納悶:都還沒看呢,怎麼知道是幾歲?
東翻西找,才發現冤枉小編了,答案清楚寫在信裡呢!就那幾行字而已,我竟看了三遍才看見~~唉!那陣子精神真是太不集中 ==b
忽然有個點子----如果推理小說最後一章節上鎖,讓讀者解出部分答案才能繼續看終章,那會更好玩吧!
打破2014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重量級小說,中文版磅礡上市!
★一年半內賣出50國翻譯版權──打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2013年波隆那、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最受矚目首作小說
★2014年全世界最大的小說首作出版現象
★英國出版兩週內售出近100000冊
★電影將由《暮光之城》系列、《波西傑克森:妖魔之海》、《偷書賊》電影製作公司推出
【心得】
故事時空設定在現代,巫師就猶如《哈利波特》世界一樣隱藏於凡人世界中。白巫師的數量、身分、權勢都比黑巫師公開正大,有一套巫師管理制度,還有獵捕隊伍專殺黑巫師;
黑巫師人少行事隱密,傳說性情兇殘,親人之間都會彼此相殺。
所以書中有一白巫師說了:如果不捕獵黑巫師,黑巫師也可能因自相殘殺而滅絕。
黑白正邪對立,不只在奇幻故事常見,在我們的武俠小說也是基本配備,例如白道人士與魔教什麼的。
但這故事中的正邪關係,其實更像現實社會中的種族歧視,以血脈直接判定黑巫師就是邪惡的一方。就算是黑白巫師混血也被監管,罪名莫須有。
所以他們大概不信「人性本善」這一套;至於人權者所熱愛的「有教化可能」這種事更不在他們字典裡。
看起來題材有點硬,其實作者寫的很靈活生動。比如其中一大段主角被一對一看管囚禁的情節,若把握得不好,可能會很悶;而本書作者就能寫得很好,「獄卒」與「囚犯」簡直像冷面師父訓練徒弟,挺有趣的。
母親是白巫師,卻與黑巫師相戀生下主角納森。後來母親被正派人士逼死,納森自小就由外婆撫養,與幾名同父異母的白巫師兄姊一起生活(←很像《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吧?!)
看似被白巫師世界接受,但就像我前段說的,白巫師不認為環境或教育可以讓納森「變白」,還是逐年勒縮活動範圍,嚴格控管他的一舉一動。從一開始不准他隨意到未報備場所,到後來甚至不准跟白巫師接觸,包括親人。
納森倔強叛逆,就愛到未經核准地點,就算無意義發呆也好;還跟一位美麗溫柔的白巫師發展純純愛戀......也因此被拘禁。
納森大名鼎鼎的黑巫師老爸,惡名昭彰、本領高強,還會吃人內臟,奪人超能力......因預言中能殺死他的唯有親生兒子納森,所以盡管納森很孤獨,總幻想父親來解救他,終是空想。
白巫師們也用盡方法想拘捕他老爸,納森被拘禁就是誘捕黑巫師老爸的陷阱而已。
主角父親這角色從故事一開始就不斷被提起,但只聞其名不見其人。這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烘托法,把黑巫師老爸襯得極有存在感,也增添無限想像與魅力。
最後出場雖然只佔2~3頁篇幅,卻讓人印象深刻,猶如真正主角登場的氣勢。
雖然是巫師的故事,其實沒有怎麼強調法術,或許是主角尚未覺醒之故。
我很喜歡納森逃亡,尋求17歲前獲得3件聖禮這段情節,緊張刺激具空間想像力,最後發展也很出乎意料。
本書有一個奇幻故事中少見的同性戀角色。在我們這真實世界裡,人們除了因血統、宗教被分高低,同性戀也是另一類被歧視的族群,不知道作者是否因此有感而創作這身份?
在我看過的戲劇故事中,除了耽美以外,同性戀角色鮮少被賦予勇敢堅毅能力強的正面形象,很期待這角色,希望續集發展他不要黑化。
【書本簡介】
現代英國都會和平的表面下,
彼此敵對的黑白巫師在普通人類社會的暗影中彼此爭鬥……
他的血統一半是白巫師, 另一半則是黑巫師。
他母親是名力量強大的醫者, 他父親卻會吃人的心臟,
他不被任何人需要, 卻被所有人追獵。
納森•拜恩已經在一個大鐵籠中住了將近一年,無論烈日、下雨、暴風雪,他都在籠中度過,要是想逃跑,腕上的手環會開始釋放出腐蝕性液體,開始溶解他的手,就算他有驚人的自癒能力也於事無補,把他關在這裡的,是一名白女巫。
納森的母親也是白女巫、最疼愛他的外婆與同母異父的哥哥都是白女巫和白巫師、而他喜歡的女孩安娜莉絲也是白女巫,但納森註定要被忌憚、追捕、甚至獵殺,因為他只有一半的白巫師血統,而另一半的黑巫師血統,來自史上最強大最殘忍的黑巫師馬庫斯。
要是納森不在十七歲生日前像別的巫師一樣喝下父母的聖血、領受他身為巫師的天賦,他就會死。但那些白巫師們怎麼可能放過他?納森從小就幻想著從未謀面的父親有一天會來救他,儘管他惡名昭彰,但這僅僅只是幻想而已,因為傳說,唯一能殺死馬庫斯的,就是他自己的親生兒子納森……
【作者:莎莉.葛琳(Sally Green)】
莎莉.葛琳居住在英國西北部。她曾是一位會計師,在結婚生子後成為樸實的家庭主婦。
憑著對寫作的熱愛,她在2010年完成了《禁忌之子》的短篇雛形,投稿至出版社,但卻未得到青睞。直到英國企鵝集團的編輯讀稿後,大為驚豔,立刻連絡葛琳,將此短篇規劃成完整的三部曲,於2013年在波隆那書展首次推出首部曲,並在世界各國出版社間引起軒然大波,紛紛出價競標爭奪翻譯版權。
英國各大媒體都大力讚揚:
「這是英國對《飢餓遊戲》、《暮光之城》做出的回應!」、
「她會是下一位JK羅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