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29234811_945966296765303_3500042053668271605_n.jpg

母女關係的缺口,不是因為愛得少,而是因為愛得太多……
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
【本書簡介】
🙎像老師的媽媽:妳的表現又退步了,太讓我失望了!
🙎過度保護媽媽:我會處理,妳不要動!
🙎情緒勒索媽媽:我把妳養大,送妳出國留學,妳要感恩!
🙎執著緊盯媽媽:妳不接電話,我就打到妳接為止。
🙎重男輕女媽媽:有錢時找兒子,累的時候找女兒。
長大後,傷口不會留在身上,卻會藏在心裡。越不想變成她,就越無法擺脫她帶來的陰影。
「媽媽」在家庭中,是「絕對」的存在。我們相信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媽媽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然而現實中,並不是所有母親都完美無缺。面對母女關係造成的傷,即便我們覺得:「真的好痛苦!」也有苦難言。
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認為,想要擁有更健康的母女關係,就必須學會當個不聽話的「壞女兒」。學會與媽媽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再接收她的負面情緒,努力守護自己,當妳能夠先理解自己的內在問題,放下內心的愧疚感,才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人。
妳不只是媽媽的「女兒」,也可以成為媽媽的「媽媽 」,理想的母女關係是照顧與關懷,而非控制與消耗,唯有勇敢面對問題、治癒創傷,才能擺脫情緒的泥淖,在更理想的關係中重新出發,與媽媽一起找到屬於妳們的幸福時光!

【心得】

就如直白的書名,本書就是講不健康的母女關係,鼓勵母女改變這種狀況。當然要「加害者」幡然悔悟不容易,通常得女兒主動積極尋求改變。

社會上總是歌頌偉大的母親,但大家都知道「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並不是真的,母親們並非都那麼好。這些母親有些真的天生很糟糕,不管她是不是母親都是這樣;有些則是明明想做好,偏偏變成壞事,並非出自惡意。

但身為女兒,尤其是亞洲國家講的「孝」通常是「順」,就連孟子被問到----萬一舜天子的父親被判死罪該怎麼做時,都認為舜天子應該放棄天下,揹著父親逃亡隱居。所以要違逆母親,光是社會輿論都背負了很大的壓力。

 

作者是韓國人,擔任家庭諮詢研究所代表。她自身就是受虐長大的,結婚有孩子之後想加倍補償給女兒,不讓女兒遭受她童年的不幸。但過猶不及,反而讓女兒變成少了媽媽甚麼事都做不了的人。警覺之後她開始改變,練習放手,面對內心的自己。

本書有過半的篇幅在寫各式各樣的母女關係,比方說溺愛的母親造成媽寶小孩、高標媽媽讓女兒唯唯諾諾膽小怕事,或是緊抓不放手的袋鼠媽媽、重男輕女的媽媽、整天以孝之名借錢不還等等各種例子。各種情緒勒索或外在壓力讓女兒不快樂,這些女兒長大後可能還會延續自己的不幸,再把錯誤加諸下一代,「越來越像我討厭的媽媽,可怕的是,活在我體內的媽媽」。

後半部則是教大家做當壞女兒的練習。思考為什麼要改變,要改變要做到那些事?學會說出心聲,學著獨立、分居或情緒上的獨立,或天天對著鏡子自我肯定等等。

本書是獻給每一個孝順的女兒,教導她們如何面對問題解決溝通,不要被好女兒形象束縛,下定決心成為壞女兒吧!

 

 

【關於作者】
金善英(김선영)
韓國家庭諮商研究所所長 ,專門諮商家庭矛盾問題。韓國祥明大學家庭福利諮商研究所碩士,美國加爾文大學諮商學博士。曾參加維琴尼亞.薩提爾家庭諮商專家課程,擁有家庭諮商師、夫妻諮商師與社工師資格。現在是韓國高陽市精神健康福利中心的諮商委員。曾獲得KBS電視節目《餘裕滿滿》、EBS電視節目《紀錄片視線》、MBC電視節目《直播今日早晨》、MBN電視節目《白了髮的夫妻課題》等節目邀請擔任現場來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ㄚ芬 的頭像
    ㄚ芬

    傳說中的樹洞

    ㄚ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